新闻动态
三种疾病,适当饿一饿就“消失了”
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2:04    点击次数:67
 

来源:海峡消费报

据健康时报报道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

主任医师马淑华表示

有三种疾病

适当饿一饿就“消失了”

保持一定饥饿感

对身体更有好处

1

适度“挨饿”

有助于改善以下三种病症

1.胃部疾病:我国胃病患者日益增多,这与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,如长期暴饮暴食、偏好重口味等。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会刺激胃黏膜,导致胃酸过度分泌,引发消化不良、腹胀等症状,严重时可诱发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。

2.神经衰弱:晚餐过量摄入食物,容易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兴奋,导致失眠,长期休息不足易引发神经衰弱。

展开剩余68%

3.肥胖症:肥胖症是由于脂肪过多堆积和分布异常导致的体重增加。而暴饮暴食会使体内能量摄入过多,难以消耗。

2

适度“挨饿”

远离以下四种情况

1.骨质疏松症:研究表明,晚上过量摄入高蛋白食物,如肉、蛋、奶等,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出,降低体内钙储存,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。

2.心梗:饱餐后,尤其是摄入大量油腻、高热量食物后,血脂水平骤升,血液黏稠度增加,心脏冠脉供血相对减少。在有冠脉狭窄的基础上,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心肌梗死。

3.糖尿病:长期过量饮食易导致肥胖,而肥胖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。胰岛素抵抗与长期过量饮食密切相关。

4.大脑衰老:过量进食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,加速大脑衰老。饱食后,血液集中于消化系统,使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,昏昏欲睡。

3

适度“挨饿”

是建议吃到“八分饱”

适度“挨饿”并非完全不吃,而是建议吃到“八分饱”。以下是一些建议:

1.避免暴饮暴食:识别并减少接触易导致暴饮暴食的食物,寻找健康替代品。

2.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:这类食物易产生饱腹感,有助于控制饮食。

3.细嚼慢咽:慢慢吃饭,让大脑有足够时间接收饱腹信号。

4.按时用餐:保持规律的用餐习惯,避免因饥饿导致的暴饮暴食。

5.寻找其他减压方式:减轻生活压力,尝试其他放松心情的方法,如听音乐、聊天等,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。

37度里温馨提醒

暴饮暴食不好

过分限制饮食也不可取

均衡全面的营养

才是我们健康的保证

速速扩散转发

编辑:谢苏斌

发布于:北京市